摘要: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是构建整个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,是贯通核心素养表现的重要方式,是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.由于中小学数学的学段目标不同、要求不同、衔接不清晰等原因,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,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对知识不能自然过渡、对知识困惑不理解、对数学学习不适应等现象,因此,探索中小学数学内容之间的关联,搭建中小学数学之间的“桥”,把有关联的知识进行衔接,将中小学的核心素养贯通起来显得至关重要。
一节数学课,如何在学生心里建起思维的模型,播下思考的种子,扎下数学的根?一节探索研究课,如何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,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,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?
“鸡兔同笼”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有趣的题目,而且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比较密切,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不足,往往感觉题目难度较大,解题时很容易遇到困难,或者只会生硬地运用公式。基于此,笔者结合课堂实践提出几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,以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数学史是研究数学产生与发展、反映数学文化的历史,是数学知识、技能和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,也是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抓手。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史,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,提升文化素养。敏锐挖掘史料素材数学名题“鸡兔同笼”流传千古,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。设计《鸡兔同笼》教学方案时,我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入手,筛选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典型问题情境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打造充满文化韵味的数学课堂。
带着这几个问题,我和孩子们走进了中国古代名题——鸡兔同笼,为了增强趣味性,我特意将课题改动为《可爱的鸡兔 奇妙的同笼》。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,掌握运用画图、列表法、假设法、抬腿法等来解决。教学的难点是掌握假设法,理解6÷(4—2)表示的含义,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。
教材把“鸡兔同笼”问题编入“数学广角”,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古人解决此类问题的巧妙思路,感受他们的聪明才智,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;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经历使用尝试、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,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,通过让学生切实经历“问题——方法——模型——应用”的过程,最终找到答案的过程,使学生体会化繁为简的思想、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数学模型的思想。
本节课,我力图将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,从1500多年的《孙子算经》入手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并渗透“化繁为简”的数学学习方式,提出“鸡兔各有几只?”的数学问题,引发学生思考,老师提供了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独立思考、小组交流、展示汇报,从画图法,到列举法,再到假设法、抬腿法,层层递进,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模型,并能举一反三。
小学高年级数学应从计算教学向思维教学以及思维进阶转变。孩子们主动了,课就成功一半了。巩固环节,老师提出问题:
师:你们家会把鸡兔放在一起喂养吗?
生:不会。
师:那1500多年前的孙子为什么要研究这样奇怪的问题呢?
生:是为了解答生活中这一类的问题。
师: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鸡兔同笼的方法解决呢?
生1:同学们参加数学竞赛,对的题与错的题可以用。
生2:我家养的仓鼠和鹦鹉的只数可以用鸡兔同笼的问题来解决。......
师:老师想请你来出题,期末考试就用你出的题好吗?
很快,两名同学完成了鸡兔同笼的创意出题,其中一名同学叫李霈恩,她的平时测试成绩一直处于不及格状态呢,她出的题是:我家养的仓鼠和鹦鹉一共10只,腿一共有34条,问仓鼠和鹦鹉各有几只?建议学校在出本学期附加卷的时候使用。
在教学难点突破的环节,我特意让两位“小老师”,展示假设法的整个过程,孩子们一个板书,一个介绍,并借用图形来描述,直观形象,尤其是“6÷(4—2)表示的含义”,孩子们在质疑、释疑、解惑中,数形结合,理解了“6”的含义,(4—2)的含义,并通过对“假设鸡是兔”“假设兔是鸡”的对比,理解了“设鸡求兔”“设兔求鸡”的道理,有的学生总结成“谁成精变种了求的就是谁”的深刻内悟,教学目的完美达成。
巩固环节,我通过多样式的习题设计,如龟鹤同游、钱币同袋、对错题数等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,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“怪鸡”和“怪兔”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,充分感受这类题的相似之处,从一道题走向一类题,牢固建立这一类问题的模型。
数学是思维的体操,数学思维课堂如何更好地带领学生经历“问题——方法——模型——应用”的过程?达到举一反三,为学生思维进阶奠基,还需要我与同行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摸索研究。